津特机械网 >> 橡胶弹簧

激光照排打开报业数字化大门非标螺丝

2022-07-20

激光照排打开报业数字化大门

从70年代就开始进行的激光照排技术的研究,为报纸打开了通向数字化王国的大门,使它可以以轻松的姿态驶上信息公路。

随着《数字化生存》一书在全世界的流行,“数字化”一词便时常挂在了人们的嘴边。而对于媒介来说,是否“数字化”不仅意味着它能否赶得上潮流,还意味着它能否在信息时代占领有利地形在下一轮竞争中取胜,甚至关系着它的生存大事。但广播与电视的数字化问题都只是在90年代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与之相比,报纸要幸运得多。从70年代就开始进行的激光照排技术的研究,为报纸打开了通向数字化王国的大门,使它可以以轻松的姿态驶上信息公路。而更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中国报纸由激光照排化开始的数字化进程完全是一个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基本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这个过程的起点--“748”工程。

1974年,当全国上下还笼罩在“文革”的阴影中时,一些科技人员和干部把眼光投向了计算机技术这一具有远大前程的事业,并且敏锐地意识到,汉字的处理问题是在中国普及应用计算机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当时的四机部、一机部、中科院、新华社及国家出版局等五家单位联名向国务院和国家计委提出申请,请求将汉字信息处 理工程立项,着重解决汉字情报检索、汉字通信和精密照排等问题。有关领导很快做出了肯定的批复,决定设立代号为“748”的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由四机部组成”748“工程办公室,由北京大学、山东潍坊电子计算机公司、长春光机所、四平电子所、杭州通信设备厂等单位具体承担研究任务。

在这其中,精密照排不仅是汉字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世界印刷出版业正在重点攻克的难关。从十一世纪我国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到十五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铅活字一直到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进行的被称为“冷排”的照排技术的研究,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所以从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研究将两大先进技术即计算机与激光结合起来,用于印刷出版,这也就是精密照排技术。

因此,当中国的“748”工程开始启动时,国外的同类研究也在紧锣密鼓进行。1976年,英国蒙纳公司(MONOTYPE)推出了处理英文的激光照排机,使“冷排”技术进入到第四个阶段--激光照排阶段。它的眼光很快又盯住了具有无限潜力的中文市场。1979年,该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乐 秀章教授合作进行的“中文系统”研究取得进展,研制出了第一套中文激光照排系统。

也就在这同一年,“748”工程也诞生了它的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1979年7月27日,被称为“华光I型”的原理性样机试制成功,第一张激光照排的中文报纸样张也问世了。1980年,邓小平同志看到了用中国自己的激光照排技术排出的样书《伍豪之剑》,并做出批示:“应加支持”。

1983年出现的华光II型系统于1984年在新华社进行了试用。1985年,真正具有实用意义的华光III型系统产生。《经济日报》印刷厂与科研单位配合,终于在1987年5月22日,在世界上推出了第一张用计算机-- 激光照排技术处理的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 随后,《经济日报》在全国率先淘汰了 铅字印刷。在此后的几年间,激光照排技术迅速普及到中国的各级报社。1994年4月,《西藏日报》也开始应用激光照排技术出报,这标志着大陆所有省级以上报纸的印刷全部进入了激光照排技术阶段。

此后,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和山东潍坊计算机公司推出了方正和华光两大系列的激光照排系统,他们不断追踪着世界印刷出版技术的新动向,并结合中国实际和报社工作的特点,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而中国报社则由应用激光照排机技术开始,逐步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

1991年,光盘存储、远程传版、局域网络等系统在《科技日报》投入使用。这表明,激光照排技术带 动了计算机技术在报社其它环节的应用。

1992年,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出现,与传统的电子分色系统相比,它具有彩色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等优势。《澳门日报》首先采用了这一技术。1992年1月21日,《澳门日报》刊登了邓小平南巡的照片,便是利用北大方正的彩色照排技术制作的,而这一天的《澳门日报》也是世界上第一张不用电子分色印刷的彩报。之后,一场“彩色”革命席卷神州。

1993年,方正93系统和华光VI型系统问世,标志着中国的激光照排技术走上了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1993年,青岛晚报社采用了新闻采编系统,实现了编辑部工作全程的计算机化。

而到目前,已有数十家报社建设起了自己的内部网络,实现了无纸化工作。

1995年,方正集团推出了新一代的RIP--PSPNT。RIP,即栅格图像处理器,是激光照排技术中的一项核心技术。方正集团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发出成熟的RIP后,不断创新。从TC-88到TC-91,从TC-93到PSPNT,每一次,都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一步,也向国际化标准靠拢一步。TC93已经完全符合国际标准。而PSPNT的速度是它的上一代的5-10倍。

另一方面,1995年,由北京大学李新章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研制成功的第五代激光照排系统,为我们展示了激光照排技术的另一个前景,即在整个系统中省去目前的第四代照排机,直接用计算机制版, 可以想象,一旦这一技术进入实用阶段,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激光照排技术在报社或出版社的应用,对新闻出版从业人员提出了挑战。尽管我们有过一个中国特色的“初级阶段”,即由专门的工人进行计算机录入与排版工作,但很快,编辑记者们发现,如果不会电脑,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于是他们成为了换笔的先锋之一。新闻出版的教育单位也适时地增加了相关环节的教学。

1991年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便开始筹建我国新闻院 系中第一个激光照排实验室。1993年,该院率先在同类院系中开设激光照排课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录入、排版等基本操作。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们又增加了网络传播技术等内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等一些新闻院系也开设了类似课程。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成为了对新闻出版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当我们回顾我国报社采用激光照排技术的过程时,首先会看到它在生产环节所产生的巨大效益:

激光照排技术将生产第一线的捡字工人、排版工人从铅污染及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激光照排技术也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成倍增长;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藿香正气水价钱

女性生理健康

大s美白针效果如何

康仙花

湿疹是什么病

友情链接